16项大奖提名,领跑42届金像奖,成为本届最佳“黑马”。电影《白日之下》于4月12日全国公映。
电影《白日之下》豆瓣评分8.2,是2024年迄今所有公映电影中,最高的华语片,高过所有春节档和《周处除三害》。
《白日之下》取材于曾经轰动全港的护老院恶性事件系列,包括2015年,剑桥护老院的老人家被脱光后露天冲洗;2016年,康桥之家院长张健华性侵女性智障人士,十四岁自闭症智障男孩跳楼,统共六位院友在大半年间离奇死亡等。
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香港,这一系列恶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轰动,我们一直追求社会安定繁荣,总有一些人连基本的生活要求和生存尊严也不能达到。
导演简君晋通过与当时的侦查组记者倾谈,了解到新闻工作者一直在黑暗间游走,寻找光明之处,希望将不公义的事一一曝光。
有时换来的只是徒劳无功的无奈,日光之下,黑暗依然张牙舞爪,然而新闻工作者依然谨守岗位。
在人人“健忘”的网络时代,各路“标题党”铺天盖地,谁还记得真正的新闻?前段时间的“贵州大火”还不如一句“秦朗你的作业”更受人关注。
当一次次求救的网民要靠上热搜,才能获得舆论的关注时。新闻又在何处?
简君晋导演曾说道:“电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向世界提出问题。”
康桥之家改成彩桥之家,张健华改成章剑华,如此显白的控诉,正是郁结在心的导演,对迟滞现状提出了理应尖锐的质问。
在某种意义上,简君晋和《白日之下》则成为了另一种记者和新闻报道。
正因为电影叫好又叫座,当年这些不乏不了了之的事件得以重回公众视野,并且引起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
最终,哪怕受害者家属持续上诉却依然能够置身事外多年的张健华终于被判,还受害者家人一个公道!
电影《白日之下》由简君晋主导,尔冬升监制,林保怡、姜大卫、鲍起静、胡枫、余香凝等实力派演员的倾力演出。
低成本的小制作,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将现实生活中弱势社群的无助、无奈、无力对抗社会的阴暗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都说这部片子是港版《熔炉》,但它却比《熔炉》更加真实贴切。
电影开篇就把残疾院舍的真实面貌暴露于日光之下。这里两个护工要照顾八十号老弱病残;这里充满着姑娘打骂“不听话”院友的声音;这里充斥着各种病痛的呻吟哭闹声音;这里人权和人命显得无关紧要,死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调查新闻记者凌晓琪(余香凝 饰)接到匿名爆料说残疾院舍“彩桥之家”存在虐待老人和残疾人的情况,于是假扮“失智”老人通伯(姜大卫 饰)的孙女潜入院舍进行调查。
从发现虐打残疾人,到发现老人被毫无尊严的剥光衣服在天台被冲洗,再到发现院长禽兽不如的行为。
晓琪一步一步揭露了日光之下的一宗宗残酷真相,而她也从日常新闻记者的麻木变得“入戏太深”,但终究也对结果的改变无能为力……
一次次的新闻报道,一部部电影叙述,也许无法给出答案,但能一次次唤起公众的关注,一次次他们境遇的改善。这不是绝望与压抑,而是带来希望的电影。
电影所展露的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冰山一角。
我们看到冰山一角,就要融化这一角。
4月12日(本周五),大银幕见!